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经济特区40周年再出发 厦门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
发布时间:2021-01-22 点击:468

经济特区40周年再出发 厦门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

10月7日是厦门经济特区设立40周年纪念日。

1980年的这一天,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厦门湖里地区划出一块2.5平方公里的土地,设立经济特区。厦门,成为中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1985年,国务院批准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

多年来,厦门着力打造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新经济、新产业快速发展,人文之美与自然之美和谐共生,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称号。2017年9月,他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看到厦门经济特区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深情地说:“厦门的发展就是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历程的一个缩影”。

在厦门经济特区设立40周年之际,厦门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为抢占未来产业培育高地,厦门对未来产业前瞻谋划、抢先布局,加快实施千亿级“未来产业培育工程”,推动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育千亿产业,铸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嘉庚创新实验室攻克了锂电池用铝塑膜等关键技术,取得动力锂电池材料、石墨烯纤维等最新成果;厦门呼吸健康研究院将开展呼吸健康、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创新药研发产业化;中科院海西创新研究院研发基于稀土纳米探针的新冠病毒抗体即时检测试剂盒……一大批来自国内大院大所、面向未来产业的自主创新成果,在厦门这块土地上落地、生根。

未来产业,是指建立在重大技术突破或重大发展需求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目前尚处于孕育阶段或爆发式增长的前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产业。

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量,厦门已有尝试。早在21世纪初,厦门市主要的支柱产业是电子、机械与化工等,竞争力不强、附加值不高。2003年,厦门市前瞻性培育光电、软件、生物与新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全市上下抓住机遇,迅速形成浓厚发展氛围。

据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曹伟民介绍,经过十几年发展,如今,厦门发展高新技术具备了产业集聚、创新资源、营商环境等优势,曾经只有几亿、十几亿产值的弱小产业培育成了今天的千亿产业,涌现出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龙头企业。

15年间,厦门LED产业直接产值从1亿元跃升到454.05亿元,实现了从全球跟跑到全球并跑,从名不见经传发展成城市名片,创造了近十项全国第一;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发改委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工程;世界第三支、国产第一支宫颈癌疫苗“馨可宁”获批上市……

打出“组合拳”,开辟未来转型“新赛道”

当前,全球制造业巨头紧盯人工智能、柔性电子、第三代半导体和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为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我国正加快部署未来产业的培育发展。

“‘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就是要在借鉴先期培育LED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基于我市有一定研发和产业基础的产业方向做出的前瞻布局,希望能够抢占先机,引领科技和产业资源集聚,培育以‘高技术高增长高附加值’为核心的新产业、新引擎、新亮点。”厦门市科技局局长孔曙光说。

2019年,基于全市产业基础和优势,厦门市科技局初步遴选出柔性电子、新型显示、第三代半导体、集成电路以及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方向,推出系列“组合拳”,启动“八个一”推进机制,开辟科技与经济发展新赛道。

“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的未来产业,正为厦门提供了‘换道超车’的新机遇。”孔曙光表示,下一步,厦门将在实验室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新型研发机构引进培育模式等方面加快探索,力争涌现柔性电子、新型显示、第三代半导体、生命健康等若干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持续推进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

新闻资讯
13641824105
李经理
 发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