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41824105
当前位置:首页 > 园区资讯
园区资讯
上海张江:共创时代,创新引擎的澎湃脉动
发布时间:2025-10-06 点击:27

上海张江:共创时代,创新引擎的澎湃脉动  

在上海,一片仅占全市8%土地的区域,却以其500多平方公里的广阔腹地,贡献了全市80%的三大先导产业工业总产值。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这里已成为中国创新版图的核心支点——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张江高新区,被誉为“大张江”。  

张江,从最初的单一园区发展至今,已形成“一区23园”的宏大格局,覆盖上海市16个行政区。全球顶尖芯片巨头在此设立研发中心,中国原创的创新药物从这里走向世界,AI大模型企业在此竞逐前沿,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张江的成功并非偶然,它以开放共赢的生态,将创新从“孤勇者”的挑战,转变为一场“集体狂欢”的盛宴。  

一、三大先导产业:硬核实力,全球领跑  

张江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构筑了独具竞争力的产业高地。  

1.集成电路:打造“中国硅谷”  

从一座晶圆厂起步,张江已蜕变为一座含“芯”量惊人的“中国硅谷”。  

产业规模: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20%,产业链完整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及材料。  

全球聚集:  

全球前10大芯片设计企业中,高通、英伟达、超威、韦尔股份等7家在此设立总部或研发中心。  

全球前5大晶圆代工企业中,中芯国际、华虹集团2家在此设立地区总部。  

全球前10大半导体装备企业中,应用材料、阿斯麦、东京电子等6家在此设立地区总部或研发中心。  

2.生物医药:从“跟跑”到“领跑”  

张江生物医药产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创新“核爆点”。  

创新成果:  

2019-2023年间,累计20个国产1类创新药、30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约占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  

君实生物、和黄医药、海和药物、亿一生物等4款国产新药成功进入欧美日市场。  

生态密度:  

张江核心园聚集逾2300家生物药企,全球前十大药械企业逾三分之二在此布局,全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逾四成在此落户。  

张江基因岛建成后,细胞与基因治疗临床试验项目占全国六分之一,诞生了中国首款CAR-T细胞药物。  

3.人工智能:浪潮之巅,加速狂飙  

在张江,人工智能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大模型高地:截至2024年,张江高新区已备案上线大模型21款,占全国备案总数的五分之一。  

场景驱动:张江人工智能岛、机器人谷、金融数据港等特色产业园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人工智能岛已聚集90余家企业,形成30多个智慧应用场景,成为国内首个“5G+AI”全场景商用示范区。  

生态升级:浦东“模力社区”于2024年8月投入运营,与徐汇“模速空间”联动,构建“垂类模型+行业应用”完整生态。  

“模力社区”提供GLM全栈模型调用服务,降低企业成本。  

上线覆盖81个数据集的数据语料平台,解决数据合规与获取瓶颈。  

吸引近50家具身智能、科学智能、应用智能企业入驻,形成近200家垂类模型上下游生态企业的“上下楼即上下游”闭环。  

二、解码“热带雨林”生态:创新要素的集聚与赋能  

张江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吸引了全球企业和人才的扎根。  

1.创新平台:国家级科研基础设施  

张江拥有堪称“国家战队”级别的科研基础设施,为基础研究与产业创新提供坚实支撑。  

大科学设施:张江科学城拥有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等9个大科学设施。  

研发机构:拥有2个国家实验室和基地,以及20多个国家、市级研发机构。  

孵化体系:截至2024年7月,共有158家创新载体,在孵企业近3000家,形成完备的孵化器“雨林”。  

2.研发投入:企业主导,资本政策协同  

张江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排名全国前列,其模式特点显著:  

企业主导:70%的研发投入来自企业。例如,中芯国际2024年研发投入7.65亿美元,占营收9.5%,助力其工艺技术从14nm跃升至7nm等效,并有望突破5nm。  

资本“陪跑”:张江科投率先设立张科禾苗基金,聚焦创新药、医疗器械、细胞与基因治疗等早期投资,引导“耐心资本”投向初创科技企业。  

政策“加码”:  

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免申即享”政策,分两年给予25万元直接补贴。  

对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提供研发投入10%的资金补助(最高200万元),并配套贷款贴息等多元支持。  

3.成果转化:高速公路模式,跨越“死亡谷”  

张江构建了一套高效的成果转化路径,助力科研突破市场瓶颈。  

权属改革:率先探索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简化审批、优化评估,破除转化障碍。  

概念验证:张江科学城概念验证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提供“概念验证+孵化+投资”全流程服务,帮助项目跨越“死亡谷”。  

产学研资模式:探索“科学家+企业家+资本”转化模式,如复星医药与科学家团队合作孵化复宏汉霖,推动CAR-T产品落地,并实现盈利。  

三、制度创新:以胆识突破边界,引领发展  

张江以其前瞻性和魄力,不断突破制度瓶颈,构筑科创“制度顶流”。  

“同情用药”:张江率先将“同情用药”写入地方法规,允许重症患者经伦理审查和知情同意后,提前使用试验阶段的救命药,赢得广泛赞誉。  

创新试点:创新推出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制度、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集成电路保税监管模式等一系列开创性探索。  

国家与地方支持:  

2021年,国家药监局批准上海市实施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  

同年,上海颁布《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建设规定》,通过制度“变通”与“填白”,推动一系列改革。  

2023年,《关于支持张江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意见》出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鼓励各园区“一园一特色”发展,加速迈向世界领先园区。  

四、人才磁场:引才引智,激活创新策源  

人才是激活张江创新策源的“发动机”,张江以全方位的人才政策吸引全球英才。  

政策吸引:实施“7转5”和“7转3”居转户年限缩短、”张江人才”计划、“张江之星”企业培育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等一系列政策“大礼包”。  

人才结构:截至2024年,张江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其中三大先导产业从业人员近21万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30%,海归人才占比10%,青年人才占比超80%。  

结语  

张江的成功秘诀在于其以终为始的理念:“科技创新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企业需要什么,我就给什么。”从制度突破到金融赋能,从人才引进到配套升级,张江正以实际行动,书写着创新发展的澎湃篇章。

13641824105
李经理
 发送短信